汽車室內空氣污染治理仍不樂觀 豪車不例外
汽車室內空氣污染到底有多嚴重?
日前,22家消費維權單位聯合汽車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機構一同根據今年最新頒布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開展了汽車室內空氣質量比較試驗活動。這也是首次依據國家標準來進行的汽車室內空氣污染檢測。
結果顯示市場在售的乘用車車內空氣質量狀況總體較好,達標率為93.02%!然而,這個結果可能還并不能真實代表目前的實際情況,連其自己也承認目前國家標準的檢測項目太少。而這樣的一個結果與約束,能否讓汽車廠家真正重視起來?情況并不太樂觀。
結果
豪華車并不代表污染少
據了解,此次的檢測機構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也是國家相關標準起草單位之一。而檢測的標準依據是2012年3月1日由國家環保部與質檢總局聯合發布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因此廣受矚目。實際上,這次檢測活動早在8月中旬就已經開始,采用的是公開征集的方式。也就是說,檢測的車型都是消費者提供的購買兩個月以內(截至報名時間),一共有25個汽車品牌(包括進口品牌)的43個在用車型。
在這次檢測活動中,一共對43款車型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8種常見車內揮發性有機物的濃度指標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達標率為93.02%,只有3個車型的車內揮發性有機物的濃度超標,超標的揮發性有機物為甲醛或乙醛。并且最后主辦方根據3家未達標企業的復檢申請,對同一型號的新車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復檢車輛符合標準。
而在這次結果顯示樂觀的檢測中,豪華車卻并不樂觀。這次檢測也許顛覆了許多人原有的看法:就是車型越豪華價格越高,其質量就越高、車內空氣污染就會越少。而實際上,盡管豪華車品牌沃爾沃獲得了最高分,而其他部分中高檔車及高檔車型的車內空氣質量與低價位車型相比,檢測結果并沒有更勝一籌。
現實
國標檢測并不全面
在《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這個國標沒有頒布之前,我國的有關單位只能依靠參照《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來進行檢測。今年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發起的兩輪新車車內污染物檢測活動,就是依據《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來進行測評的。據了解,兩次的檢測結果都很相近,都是近七成車輛車內空氣質量不達標。這個結果并不樂觀,卻也并不標準,因為房屋室內與汽車室內相比,人們停留的時間并不一樣。因此,這樣的檢測只能做參考,卻也并不準確。
而這次檢測結果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樂觀的,因為如果以復檢的結果為最準,那其實是100%都合格了。然而,如果全面地看,事實上卻還不能讓廣大市民樂觀起來。因為,即使是國家制定的標準,也只有8個檢測項目。但車內空氣中存在的揮發性有機物有上百種之多,盡管常見的污染項目做了檢測,卻不能保證其他的污染不存在。
此外,檢測的手段也被質疑。因為被檢測的車型是以購買兩個月內為標準。然而經過兩個月的使用,即使是同一個車型,通風得當、使用頻率大的車,與使用得很少的車子,兩者的情況就可能很不一樣。因此,汽車室內污染的標準與檢測,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
疑問
車企是否會買賬?
即便現在有各種名目繁多的去除汽車空氣污染的辦法,但要有效根治依然很難。因此,如果要把汽車室內空氣污染做到最低限度,依靠的還是汽車廠家在制造階段,也就是在源頭就要控制好。
在今年3月份的全國兩會期間,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就曾提出《關于提升車內空氣質量、防范車內環境污染的提案》,建議提升車內空氣質量控制標準,并在這方面立法,保護消費者權益。然而遺憾的是,《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只是推薦性國家標準,而非強制性國家標準。這對廠家的約束力并不大。
而影響廠家態度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消費者的重視程度。盡管消費者開始逐漸重視車內空氣污染這一方面,但這也只是近年來的事。這當然與國內汽車消費的文化不夠成熟有關,也與國家有關部門在這方面制定標準的遲滯有關。由于國內長時間沒有標準,因此也沒有可以承認的測檢結果,所以別說讓消費者重視,就連說明問題的數據都缺乏。
反觀美國、歐洲等汽車大國,早已出臺關于車內空氣質量的認證標準,對內飾材料、甚至是膠粘劑等都有嚴格標準。因此,要使國內的汽車生產廠家重視這個問題,強制性、有法律約束力的國家標準必不可少。
|